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股票的杠杆交易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环球老虎财经app
爆火的创新药再次迎来大资金的青睐。近期,兴全基金增持港股诺诚健华至5%,构成举牌。而兴全基金只是机构资金南下“抢筹”创新药的一个缩影,易方达、睿远以及私募神农投资都曾在上半年举牌港股医药。此外,暴涨的创新药也给机构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,数据显示,全市场年内收益前十的公募基金中有7只都重仓了创新药。
创新药成公募南下“新宠”。
7月14日,据港交所披露的最新资料,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“兴全基金”)于近日以13.766港元/股的价格增持145.2万股诺诚健华股份,持股比例升至5.08%,实现对该公司的举牌。若以7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,兴全基金持有的诺诚健华股份市值达13.29亿港元。
资料显示,诺诚健华是头部创新药企业,公司的创始人是知名科学家,产品奥布替尼已经晋升10亿大单品,在研管线也备受市场期待。且公司研发资金充足,在BD交易的加持下已经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。在此情况下,公司受到兴全基金青睐也在情理之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创新药板块的“火爆”有目共睹,这次兴全基金举牌诺诚健华,实际上是近期公私募南下加码创新药公司的一个“缩影”。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也在年内多次增持昭衍新药,私募神农投资则大手笔举牌了科济药业。
而今年以来,创新药板块的凌厉涨势也没让此前押注的机构们失望,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70%,创新药相关基金产品业绩也水涨船高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场收益前十的公募基金中,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、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在内,有7只都重仓了创新药。
兴全基金“举牌”诺诚健华
港股诺诚健华获兴全基金真金白银加持。
港交所披露易股权披露信息显示,兴全基金于7月10日以每股均价13.766港元增持145.2万股诺诚健华股份。增持后,兴全基金持有诺诚健华7610.04万股股份,持股比例4.98%升至5.08%,完成举牌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诺诚健华可以说是基金“扎堆”的明星股。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一季度,共有15家基金公司旗下25只基金重仓港股诺诚健华,持股总数达3079.74万股。其中,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、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、平安匠心优选混合、长城大健康混合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是持股数最多的5只基金产品,分别持有诺诚健华770、429.4、253、204.6、177.4万股股份。
同期,共有15只基金持有诺诚健华A股,持股总数达1.17亿股。其中,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持有1203.9万股流通股,占总流通股的4.52%,“空降”诺诚健华的第8大流通股东。此外,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也重仓了诺诚健华,持有公司906.70万股股份。
诺诚健华的股价表现也相当争气,7月15日,诺诚健华港股收涨6.46%,最新股价17.46港元/股,最新市值307.7亿港元。自今年1月13日的股价低点以来,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37.1%。
同日,诺诚健华A股收涨6.36%,报30.42元/股,最新市值536.2亿元。自今年1月13日的股价低点以来,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80.89%。
那么诺诚健华靠什么吸引了一众机构?
资料显示,诺诚健华主要布局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,由Jisong Cui(崔霁松)和施一公联合创办,前者有多家国外知名药企的任职经历,施一公则是一位“网红科学家”。诺诚健华的主要人员也大多有辉瑞、罗氏、葛兰素史克、强生等知名医药公司的履职经历。
商业化方面,诺诚健华2021年上市的核心产品奥布替尼,在2024年销售额达10亿,成为公司首个10亿大单品。
2025年一季度,奥布替尼销售额为3.1亿元,同比暴增89.2%,为诺诚健华贡献了超八成收入。开源证券认为,奥布替尼未来销售峰值有望突破20亿元。加上今年1月签下的BD交易的首付款,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。归母净利润为3.81亿元,同比增长129.92%;归母净利润为1796.76万元,同比增长112.62%。
公司的另一款产品,坦昔妥单抗的中国大陆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6月被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。据悉,该药物用于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/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r/rDLBCL)成人患者,这是中国首个获批治疗r/rDLBCL的CD19单抗。
在研管线方面,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新型BCL2抑制剂Mesutoclax(ICP-248)联合阿扎胞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药品审评中心(CDE)批准开展临床研究,治疗髓系恶性肿瘤,包括但不限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(MDS)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其他创新药公司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”不同,诺诚健华“财大气粗”,截至2025年一季度,公司账上有着货币资金63.27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28.12%。这也意味着,公司有着更为充足的研发资金。
公私募南下“抢筹”创新药
今年以来,资金持续南下加码港股市场。
开源证券研报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7312亿港元,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流入规模的91%。
其中,南下资金主力军中的公、私募基金尤其青睐港股创新药板块。例如,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18日以场内每股均价8.98港元,场外每股均价13.2港元合计增持科济药业-B2863.15万股港股股份,价值约2.57亿港元。增持后,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持股数目为2863.15万股股份,持仓比例达到5.01%。
公开资料显示,科济药业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型企业,主要在中美两地开展业务,其研发管线主要围绕针对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CAR-T细胞疗法,2021年在港股上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神农投资增持当日,科济药业-B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4年,科济药业收益约为3940万元;年内亏损为7.98亿元,2023年为亏损7.48亿元;经调整净亏损为7.89亿元,2023年为净亏损7.33亿元,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。
从股价表现来看,在神农投资增持之后,科济药业股价目前已累计上涨65%。若神农投资一直持有其2863.15万股股份至今,或已揽获超3亿元浮盈。
此外,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也在港股市场频频“扫货”。今年3月31日,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均价13.7542港元增持昭衍新药35.91万股,涉资约493.91万港元。增持之后,易方达基金持有昭衍新药的最新股数达到856.44万股,持股比例上升至7.2%。随后,易方达基金又进行了几次减持调仓,但截至4月24日,易方达仍持有昭衍新药501.2万股股份,持股比例为4.21%。
除了易方达基金,睿远基金也多次加仓港股医药公司。据港交所披露,睿远基金于4月23日以每股均价31.9643港元增持固生堂7万股股份,投资总额约为223.75万港元。经过这次增持,睿远基金对固生堂的持股量达到了1926.39万股,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至8.02%。
创新药成基金收益率“扛把子”
经过多年蛰伏,曾被市场低估的创新药终于在2025年迎来“高光时刻”。
当前,中国创新药行业正迎来研发成果的集中爆发期,多家本土药企在核心管线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在研发实力的支撑下,创新药企业的出海速度加快。据医药魔方统计,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-out交易达41起,总金额369.29亿美元,三个月交易额已逼近2023年全年总和。
随着创新药企基本面持续改善,市场信心显著增强,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资金正加速涌入这一赛道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7月15日收盘,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突破70%。受此影响,今年以来,创新药相关主题基金产品业绩也水涨船高。
具体来看,截至目前,全市场年内收益前十的公募基金中,有7只都重仓了创新药板块,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、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、中银港股通医药A、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、华安医药生物A、平安核心优势A、诺安精选价值A,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分别约为101.67%、94.55%、85.51%、83.46%、81%、78.22%、74.82%。
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为例。基金一季报显示,其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荣昌生物、科伦博泰生物-B、信达生物、和黄医药、康诺亚-B、翰森制药、康方生物、诺诚健华、来凯医药-B、百济神州。
从个股表现来看,Wind数据显示,截至7月15日收盘,科伦博泰生物-B、信达生物等多只股票今年以来的股价累计涨幅均超100%,其中荣昌生物今年以来的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00%。
深入分析发现,创新药企股价上涨离不开其基本面的改善。以信达生物为例,2024年,信达生物总收入为94.22亿元,同比大增51.8%;同期净利润亏损收窄至0.95亿元(IFRS准则下)。
此外,在2025年6月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上,信达生物公布了其核心产品IBI363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,获得国际投行一致看好,花旗更是将其目标价从60港元大幅上调至90港元。
与此同时,康方生物、百济神州等龙头企业则已成功跨入商业化阶段,其核心产品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。
随着创新药的基本面不断改善,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南下“抢筹”。
责任编辑:杨红卜 股票的杠杆交易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短线炒股配资_短线配资网站_短期股票配资观点